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 > 我们要的的真正困造的正需吗户真境是用

我们要的的真正困造的正需吗户真境是用

2025-09-14 12:25:07 [投资] 来源:数币聚焦

每次参加区块链会议,总会听到老生常谈的话题:Web3的用户体验太差了!确实,当你看着新用户为了注册一个钱包要记下12个助记词时,很难不皱眉头。但是说实话,我认为我们可能搞错了方向。

用户体验真的那么重要吗?

让我讲个真实的故事。2018年牛市时,我认识一个60多岁的大妈,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却硬是学会了使用MetaMask交易NFT。为什么?因为她听说能赚钱。这让我意识到:当产品能真正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时,再难用的界面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想想早期的iPhone吧,那个虚拟键盘简直是个灾难,但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再看看互联网早期,56K的拨号上网速度慢得像蜗牛,但没人能阻挡上网的热情。人们愿意为真正需要的东西忍受不便。

马斯洛金字塔的启示

我特别喜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因为它道出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真理:人类的需求亘古不变。我们永远需要食物、住所、社交、尊重和成就感。问题是,现在的Web3项目大多只盯着最顶层的"赚钱"需求。

这让我想起2021年NFT热潮时的场景。当时几乎所有项目都在喊"快来买,会升值",但牛市一过,90%的项目就销声匿迹了。这种单纯依赖金融投机的模式,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Web3不该只是数字赌场

有趣的是,一些小型实验已经开始探索Web3的其他可能性。比如我加入的一个作家DAO,成员们不是为了炒币,而是真心想建立一个支持创意写作的社区。我们用NFT来证明会员身份,用代币来投票决定出版计划。这种基于共同兴趣建立的归属感,远比金钱带来的联系更持久。

还有Sound.xyz这样的平台,让音乐爱好者可以直接投资看好的独立音乐人。这不仅仅是投机,而是把粉丝变成了真正的利益相关方。想象一下,如果你年轻时投资了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

链上数据的无限可能

最近我看到一个数据:仅2023年8月,以太坊及其Layer2上就铸造了近1亿个NFT。这些链上足迹实际上描绘出了用户的兴趣图谱。理论上,我们可以基于这些数据为用户匹配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像现实世界中,集邮爱好者会自动聚在一起一样。

我在想,也许未来的社交网络不会再问"你在想什么?",而是会说"根据你的链上足迹,我们发现你可能对这类艺术感兴趣"。这种基于行为的推荐,可能比现在的算法更懂我们。

前方的路还很长

说实话,现在的Web3就像1995年的互联网——大家都知道它很重要,但除了发邮件和建主页,没人能确切说出它还能干什么。我们需要更多大胆的实验,去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满足人类更本质的需求。

加密货币要真正走向主流,光靠"能赚钱"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像亚马逊简化购物、Facebook连接朋友那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条路可能很长,但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链闻)

推荐文章
  • 解密K线图:币圈投资者的必备生存技能

    解密K线图:币圈投资者的必备生存技能 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深知K线图对于投资者的重要性。记得刚入市时,面对花花绿绿的K线感觉就像在看天书,直到亏了不少学费才明白:读懂K线,就是读懂市场的语言。K线图的前世今生说来有趣,这个现在风靡全球的投资工具,最初竟然诞生于18世纪的日本大米市场。当时大阪的米商本间宗久为了记录米价波动,发明了这个被称为"蜡烛图"的方法。谁能想到,两百多年后,这套方法不仅成为股市标配,在加密货币这个... ...[详细]
  • 深度解读JOE代币:这个让DeFi圈疯狂的治理代币到底有何魔力?

    深度解读JOE代币:这个让DeFi圈疯狂的治理代币到底有何魔力? 最近在DeFi圈里,JOE代币可是赚足了眼球。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说这个项目的玩法确实让人眼前一亮。JOE可不是普通的山寨币,它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与众不同的代币分发机制首先让我惊艳的是它的代币分配方式。见过太多项目方搞私下募资、提前分配的把戏了,JOE却选择了"阳光操作"——所有代币都按计划公平释放,团队和社区池的分配速度与LP农场完全一致。这就像把大家都放在同一条起跑线... ...[详细]
  • 比特币减半:牛市信号还是市场幻觉?

    比特币减半:牛市信号还是市场幻觉? 每当比特币减半临近,整个加密货币圈就会陷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期待。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完整牛熊周期的观察者,我想说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比特币还记得2009年冬天,那个在赫尔辛基服务器上诞生的"数字黄金"吗?当时的比特币还只是极客们的小众玩具,谁能想到它会在2013年飙升至1202美元?我至今记得当时市场那种疯狂的气氛,交易所门口排起长队,连街边卖菜的大妈都在讨论比特币。2017年的... ...[详细]
  • NEAR抱以太坊大腿:绝地求生还是自我贬值?

    NEAR抱以太坊大腿:绝地求生还是自我贬值? 加密货币市场就是个修罗场,项目方们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生存剧本。这不,NEAR基金会最近的动作就让我这个老币圈人看得直挠头——他们居然推出了一个叫NEAR DA的服务,专门给以太坊Rollups提供数据可用性支持。表面光鲜的背后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这不就是给以太坊当数据仓库吗?"我当时就这样想。你看啊,NEAR Protocol现在行情不太好看,1.46美元的价... ...[详细]
  • 9.14市场观察:如何在震荡行情中稳住心态?

    9.14市场观察:如何在震荡行情中稳住心态? 交易这件事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像打仗一样,光有完美的作战计划还不够,关键得看执行力度。我见过太多朋友,明明制定了不错的交易策略,结果临场心态一崩,全乱套了。从1小时图来看,布林带最近的表现很有意思。上轨开口向上,按理说是个好兆头,但K线突破上轨后明显乏力,现在已经回落到了上轨下方。MACD虽然还在零轴上方,但KDJ已经给出向下的信号,这些细节都在暗示我们:现在进场做多可能不是个好时机。放大到... ...[详细]
  • 以太坊震荡行情中的交易智慧:如何在摇摆中寻找确定性

    以太坊震荡行情中的交易智慧:如何在摇摆中寻找确定性 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不得不说以太坊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看着日线图上两根红彤彤的阳线,我仿佛看到了多头们摩拳擦掌的身影。但作为一个被市场教育过无数次的老手,我更清楚这时候需要保持冷静。日线级别的博弈打开日线图,MACD指标就像一对跳探戈的舞者,快慢线正在底部缠绵交汇。这让我想起了去年11月那次惊人相似的形态,当时ETH硬是走出了一波30%的反弹。KDJ指标里的J线就像个调皮的... ...[详细]
  • 市场惊魂后是机遇?资深交易员告诉你如何抄底布局

    市场惊魂后是机遇?资深交易员告诉你如何抄底布局 哎呦我去,昨晚的行情简直了!眼瞅着市场一副要腾飞的架势,结果半夜突然来个"断崖式跳水",把不少人都给整懵了。大饼直接砸了两千多刀,以太也跟着掉了150点,这行情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暴跌后的市场真相不过老司机们都懂,这种急跌在牛市里太常见了。你看今早市场不就慢慢缓过来了吗?大饼硬是从低点弹回来50%多,现在在35600附近晃悠。这说明啥?说明多头主力根本没跑,就是借机洗洗盘而已。我自己跟踪行情这么多... ...[详细]
  • 当传统黄金遇见区块链:凤凰矿业MDG如何重新定义数字财富

    当传统黄金遇见区块链:凤凰矿业MDG如何重新定义数字财富 说实话,在这个数字货币满天飞的时代,我们是不是经常觉得眼花缭乱?比特币、以太坊、各种DeFi项目...但有没有一个能像黄金那样让人安心?这就是凤凰矿业MDG让我眼前一亮的原因。数字黄金:金融创新的安全港湾记得去年和一位老投资者聊天,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炒币,却忘了黄金才是真正的硬通货。"这句话让我思考良久。MDG的出现恰恰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架起了桥梁。通过将实物黄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USDG稳... ...[详细]
  • PolkaWorld停摆风波:一场由治理变革引发的社区震荡

    PolkaWorld停摆风波:一场由治理变革引发的社区震荡 当Polkadot社区还沉浸在新治理模式的憧憬中时,一个意外事件给这份乐观蒙上了阴影。作为Polkadot生态中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社区,拥有5万多忠实成员的PolkaWorld最近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这让我不禁思考:号称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真的适用于所有场景吗?一场引发连锁反应的融资失败事情的起因是一份看似普通的资金申请。上个月,PolkaWorld提案申请16,842个DOT(约合7万美元),用于维... ...[详细]
  • AI时代财富新风口:Space AI即将引爆第三次财富浪潮

    AI时代财富新风口:Space AI即将引爆第三次财富浪潮 朋友们,我们正站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节点上。最近在投资圈里,AI相关的项目简直成了香饽饽,每天都能听到某某AI公司又拿下了几千万融资的消息。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技术变革的老金融人,这次AI带来的变革幅度之大,让我想起了20年前的互联网浪潮。AI如何重塑金融版图记得去年参加一个金融科技峰会时,一位华尔街回来的量化基金经理跟我分享了个有趣的故事:他们团队现在80%的交易决策都由AI系统完成,业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