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行业斩获助力中企业破局材料材料飞凯 看国芯殊荣
最近参加了一场汽车芯片行业的盛会,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飞凯材料获评"2023最佳合作伙伴奖"的消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奖项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不懈努力。
智能汽车时代的"芯"战场
记得去年参观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时,工程师指着一个小小的芯片告诉我:"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比发动机还值钱。"确实,在智能化浪潮下,车规级芯片已经成为决定汽车产业未来的制高点。但长期以来,高端芯片材料这个"隐形冠军",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痛点。
飞凯材料从2007年就开始布局半导体领域,这一坚持就是16年。他们聚焦的那些"硬骨头"——晶圆制造、封装材料等,正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家企业让我想起了当年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的突围,都是在别人不愿意碰的领域里默默耕耘。
研发投入的"笨功夫"
和飞凯材料的李总聊天时,他提到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公司每年把7%的营收投入研发。这个数字在材料行业算是相当可观了。要知道,材料研发往往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可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他们2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里,我看到了价值不菲的精密仪器,也见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公司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与上海多所高校的合作,都在为这个行业培养着未来的生力军。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或许正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
突围之路的启示
飞凯材料开发的KrF底部抗反射层材料等产品,已经展现出不错的市场竞争力。这让我想起一位行业专家的话:"在半导体领域,材料创新往往能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作为产业链上的"幕后英雄",材料企业可能不像芯片设计公司那样引人注目,但他们的突破往往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飞凯材料的案例告诉我们: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突围,需要更多这样专注细分领域、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
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今天,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或许再过几年回头看,我们会发现,正是这些在材料、设备等基础领域持续投入的企业,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筑起了最坚实的根基。
(责任编辑:回顾)
-
韩国人的加密资产家底曝光:近千亿美元藏身海外,监管风暴将至?
最近韩国税务部门的一份报告让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原来韩国人在海外囤积的加密资产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99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131万亿韩元,光看数字可能没感觉,这么说吧,比韩国去年GDP的6%还要多。数字背后的人与故事在这份报告中,1432位"隐形富豪"浮出水面。其中有每天挤地铁的上班族,也有开着豪车的企业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海外持有加密资产,而且最令人震惊的是,这部分资产居然占到韩国人所有海... ...[详细]
-
记得那天晚上收到老同学电话,说他在某个"交易所"亏光了积蓄时,我才意识到数字货币交易的风险远比想象中可怕。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法律从业者,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在这个灰色地带保护自己。政策红线:这三件事千万别碰从2017年的"94"到2021年的"924",监管部门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就像我们小区门口贴的警示牌一样醒目:发币、开交易所、挖矿,这三件事在国内绝对划红线。前两天看到某法院的征求意见稿... ...[详细]
-
马斯克真是个停不下来的实干家。自从他豪掷440亿美元买下Twitter后,我就一直在关注这位"钢铁侠"的每一步动作。说实话,他要把X打造成"万能应用"的想法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想象一下,一个整合了YouTube、LinkedIn、FaceTime甚至银行功能的超级App,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数字生活一站式解决方案吗?但话说回来,要挑战这些领域的巨头可不是件容易事。熊市生存手册:如何为下一轮牛市做准... ...[详细]
-
11月6日区块链早报:香港考虑开放散户投资加密货币ETF,NFT市场回暖
今早的市场动态可谓精彩纷呈,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看得津津有味。香港证监会梁凤仪女士在国际采访中的表态特别值得关注,她说香港正在认真考虑允许散户参与现货加密ETF投资,前提是监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让我想起去年香港在虚拟资产政策上的摇摆,现在看来他们终于找到了平衡点。热点事件盘点Cardano创始人Charles Hoskinson又出来放炮了,这次他预测马斯克的Grok AI将面临四重舆论围剿。说实... ...[详细]
-
今天欧洲交易时段,黄金价格延续涨势,稳稳站在1927美元上方,这个位置相当有意思。要说最近影响市场的因素,底特律汽车工人大罢工绝对算一个。三大汽车巨头的工人集体罢工,这种动荡局势让投资者纷纷转向黄金避险,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乱世藏金啊。美联储会议前夕的市场躁动说实话,现在整个金融圈都在屏息等待本周美联储的决议。我从业这么多年,很少见到市场预期这么一致——绝大多数分析师都认为美联储这次会按下暂停键。但... ...[详细]
-
朋友们,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近TON生态圈里那些让人兴奋的事儿。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TON这个项目越来越有意思了。TON网络概况说到The Open Network(TON),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区块链项目。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把各种去中心化技术完美融合的互联网平台,就像数字世界的"乐高积木"一样,涵盖了存储、支付、DNS等关键组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跨链能力,这让TON在... ...[详细]
-
说实话,在币圈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人起起落落。有位朋友去年all in某个热门币种,结果现在连饭都快吃不起了。今天就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怎么才能活得更久、走得更好。独立思考比K线图更重要记得2017年那会儿,所有人都疯狂追捧ICO项目。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这些项目连个像样的白皮书都没有。结果呢?90%的项目都归零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跑的时候,可能就...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读到Vitalik关于Layer2的那篇长文时,差点以为就是个普通的技术科普。但仔细咂摸后才发现,这位以太坊创始人正在不动声色地给整个Layer2生态划定边界、树立标准。Layer2的"镀金效应"最近两年,各种打着Layer2旗号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简直比上海的便利店还密集。为什么呢?很简单——只要跟以太坊沾边,就能获得天然的流量和信任背书。这就好比在华尔街开公司,哪怕只是... ...[详细]
-
1600亿美元金融暗战:当Robinhood遇上Coinbase,谁在定义未来?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就在我们每天滑动手机的时候,一场价值1600亿美元的金融革命正在悄然上演。Robinhood和Coinbase这对看似毫无瓜葛的金融科技双雄,正在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定义着我们的理财习惯。两种截然不同的金融哲学记得我第一次用Robinhood时,那种丝滑的操作体验让我印象深刻——就像在TikTok上划视频一样简单。但当我转战Coinbase时,却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加密世界博物馆...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承认,ZAMA团队开发的fhEVM协议确实是近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创新之一。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将全同态加密(FHE)与EVM完美结合的神奇协议。区块链的透明困境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区块链时,就被它的公开透明特性深深吸引。每一笔交易都在阳光下运行,所有人都可以查看。但随着深入了解,我逐渐意识到这种"透明"也是一把双刃剑。想象一下,你的银行账户余额对全世界... ...[详细]